英德市人民政府网
发表时间:2025-01-02 15:40:26 来源:kaiyun最新版本更新
2024年以来,浛洸镇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清远、英德两级“十大行动方案”,锚定高水平发展第一个任务,立足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抢抓实施“百千万工程”战略机遇,全镇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工业经济增势良好。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落实落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培育“四上”企业增强经济发展活力,2024年新增“四上”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截至10月达1.07亿元,同比增长113.8%。招商引资步伐加快。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镇域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关键一招,主动对接精准招商,2024年以来成功签署文农旅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达成意向投资额超19.4亿元,围绕住宿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康养度假等重点投资环境,持续优化我镇产业体系。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发挥农业大镇优势,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推动英德市绿色食品深加工专业园区开发建设,引进甘竹食品精深加工项目,为园区开发打下前期基础;利用粤北糖厂旧宿舍区土地引进瀚泽鲜竹生物科技公司实施麻竹笋绿色化、低碳化深加工,实现麻竹笋产业化发展;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四星级浩枫温德姆酒店并配套开发旧街文化步行街,推动浛洸产业聚集、文旅成势。
规划引领构建格局。以“百千万工程”为总领,全面对照“1+4+7+9+N”建设要求,将典型镇村建设、省级园林城镇申创、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等各项试点工作任务有机融合进“一张图”,聘请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开展全镇规划,实行“多规合一”,推动各项试点任务出新出绩出彩。典型培育加力提速。充分统筹优势和资源,坚持早谋划、早部署、快推进,鱼咀村投入60万元利用“四旁”“五边”、拆迁地、闲置地等见缝插绿,打造公共休闲绿地和小公园;白米庄村、张陂村自被列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典型村名单后,摸准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人居环境整改治理、绿化亮化提升等方面谋划实施18个项目,努力交出典型村培育的精彩答卷。城镇品质提档升级。投入2942万元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项目建设,2024年以来改造提升美丽示范主街1条、美丽乡镇入口通道1个、美丽圩镇客厅1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1个、房屋外立面60栋,新建绿美生态小公园2个、美丽河道2公里;同时持续发力推进镇区“六乱”整治,出动人员超4025人次,整治各类“六乱”现象1574宗,镇区面貌大幅提升。
人居环境提质提标。全域推进“污水、垃圾、厕所”农村人居环境三大革命,2024年以来入库建设农村垃圾分类亭76个,投放农村改厕46户,完成170座问题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的整改提升;投入14.25万元开展“清漂”行动,出动人力382人次,共清理河长16.56公里、漂浮物143吨,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绿美生态提优增彩。紧盯省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要求,抓实抓细镇村两级绿化,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筹措资金超60万元,建设美丽庭院13个,完成造林绿化4637亩、各类苗木种植29342株;奋力打造园林城镇,全镇水岸林木绿化率、城镇生物多样性保护达标率、防灾避险绿地设施达标率、城镇湿地保护实施率、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率、古树名木及后备资源保护率实现六个100%,基本达到广东省园林城镇标准。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聚焦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广泛发动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热情参加“6·30”活动,截至目前认捐企业及个人共114个,金额合计60.09432万元;持续加强乡村振兴项目库建设和管理,2024年入库乡村振兴项目14个,入库资金总额2185万元,目前开工4个,完成1个,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社会保障更有温度。始终把服务和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全面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措施,2024年以来共发放各类帮困资金约1600万元,累计救助帮困3000余人;深化“15分钟就业服务圈”服务效能,有序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各类培训,实现新增公益性岗位就业18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0人。民生实事更有力度。深入开展“夜访百姓家”行动,组织镇、村干部职工以“三听三问”方式到村小组一级“夜访”村小组长、村民代表,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辖区村(社区)475个村居民小组一轮走访,帮助群众协调解决112个问题;聚焦破解道路交互与通行安全的难点堵点,大力推动G358双向两车道变六车道改扩建工程及浛洸大桥复建,全方面提升辖区道路通行能力。公共服务更有广度。投入近五千万元推动初级中学宿舍楼、教学楼及第二幼儿园建设,宿舍楼于今年春季学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成功解决600余名学生住宿问题;投入120万元将浛洸医院东区五、六楼升级改造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疗养区、医养区,实现医疗、康复、护理、养老服务资源的高效协同,同时镇级首个长者饭堂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为符合服务对象条件的老人提供优惠用餐服务,让老年群众老有所养、食有所依。
众志成城共御洪灾。充分总结2022年超百年特大洪水经验教训,在“4·21”洪水中及时发布灾害信息及应急避难指引,成功转移群众3940户16938人;组织党员防汛先锋队及镇干部职员携冲锋舟等救援装备到各个村(社区)开展救援工作,累计投入22艘舟艇,救援群众162人,实现“零伤亡”目标。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累计检查辖区工贸企业、加油站、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工地等生产经营单位2185家次,出动5437人次,检查事故隐患并整改615个;紧盯道路交互与通行、森林防火、防汛抗灾、防溺水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举办各类宣讲活动9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2000余份。基层治理精细高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快速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2024年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60宗;发挥网格员“探头”“触角”作用,排查上报各类事件2672宗,按时办结率99.72%;开展反诈、反及常态化扫黑除恶宣传工作40次,派发宣传品4000多份,普及群众40000余名。
抓牢政治思想建设。一方面深化党纪学习教育,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推进会4次、专题学习9次、读书班2次,开展党员教育、廉政教育基地学习8次、违纪典型案例以案促学会议2次、警示教育会1次、“三会一课”323次、主题党日212次、任前谈线次;另一方面强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宣传,镇领导班子带队到深入各村(社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校园开展专题宣讲22场,同时结合“夜访百姓家”行动积极开展宣传,覆盖人数超50000人次。织密基层组织体系。充分的利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力量,组织党员干部下沉村(社区)1410余人次,协助开展乡村绿化、人居环境整改治理、耕地保护等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培育储备,用好镇委党校平台,建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全年开展村民小组长培训6场988人次。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全年组织并且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12次;切实推进“扫黄打非”专项行动、进基层和信息宣传工作,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开展专项检查行动15次,检查店铺150家次,派发“扫黄打非”宣传品300余件。夯实党管武装根基。坚持贯彻党管武装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落实2024年兵役登记工作,高效完成428名适龄青年的兵役登记;高质量落实全年征兵工作任务,通过“一对一解读”“点对点发动”,最终向部队成功输送新兵14名。
2024年以来,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镇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大多数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足,总体体量偏小,财政收入质量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不优,主要是依靠农业,工业板块几乎为零,一二三产业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协同;三是统筹发展和安全面临诸多挑战,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四是民生领域服务供给仍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医疗、教育、养老等传统硬项目资源供给还不够充分。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夯实根基、增强动能,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迈出新步伐
大力抓实项目招引。要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重点在提高我镇今年以来签约合同投资额19.4亿元11个项目的协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竣工投产率上下功夫,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见效益;要围绕产业发展探索招商路径,根据浛洸现有的土地资源,定向到珠三角考察适合投资的公司,用适合的政策吸引投资方到浛创业,引进和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产业项目,为浛洸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汇聚强大势能。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要聚力推动企业“升规纳统”,全面摸排主要经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到2000万元的成长潜力大、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好的工业公司资源,积极引导天竹园食品有限公司、御光光电有限公司、英德市小北江架桥石水电有限公司等临规重点培育对象升规纳统,推动工业经济扩量增效;要加大对企业精准服务和业务指导力度,定期深入企业了解存在困难和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解决一批要素保障、政策落实和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明显问题,为镇域内各公司制作经营及投资建设保驾护航。加速形成产业集群。要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全力做好钰腾机械、绿色食品深加工专业园区、鲜竹绿色低碳产业农产品加工建设等项目的前期工作,确保项目早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发挥效益;要整合各村(社区)土地资源做大做强蔬菜种植,打造种产销一体的“浛洸菜干”产业,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浛洸独有的特色农业产业品牌;要聚力形成文旅产业新业态,推动浩枫温德姆四星级酒店建设,同时谋划实施连江游船、旧街开发及白米庄伍和龙石头屋民宿等文旅项目,提升浛洸文旅品牌影响力。
(二)以城乡融合为目标,坚持联城带村、全面融合,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上开创新局面
丰富拓展圩镇内涵。要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推动美丽圩镇建设、做大做强中心镇上再加力,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二批项目实施,助力入口廊道及G358过境浛洸段道路两侧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污水管网等提档升级,切实建成一批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全方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要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提升五年行动,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力争全镇自然村均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要总结利用好鱼咀、白米庄及张陂村典型村培育经验,结合各村资源禀赋、特色,科学制订发展规划,持续做好典型村的选树培育,奋力打造更多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持续优化公共服务。要加生院医疗卫生设施设备、服务功能及诊疗环境提升,抓实慢性病诊疗、“两癌”筛查等民生事项,推动“公益义诊项目”资源下沉到各村(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要坚持把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力实施初级中学新建教学楼及校园环境改善项目,加快辖区内学校扩容增位,解决圩镇及周边学位紧张、教学用房严重不足问题。
(三)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低碳发展,在绿美浛洸生态建设上收获新成效
加大绿化管护力度。要全力做好乡村绿化管护“后半篇文章”,动员网格员、志愿者、群众的力量参与到巡查管护,根据种植苗木的实际生长情况开展施肥、浇水、固土、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确保乡村绿化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全面做好镇41棵古树名木管理工作,完整建立古树名木“一树一档”资料库,定期对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生长情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严厉打击破坏毁坏行为,为古树名木撑好“保护伞”。做好污染防治工作。要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加强辖区内河道巡查及河道清理整治力度,做好河湖“四乱”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建立问题清单,依法依规整治,坚决做到清存量、遏增量;要加大对破坏环境违法违规案件的处置力度,严厉打击盗采稀土矿、非法倾倒固体废弃物等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生态安全;要举一反三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成果巩固,及时对整改情况做复核,确保各项任务整改到位无反弹,全力守护好浛洸的蓝天、碧水、净土。
(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上迎来新突破
提供有力社会保障。要严格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健全大病救助、低保、临时救助、特困救助等社会救助帮扶机制,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要持续做好城镇和乡村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扩面征缴,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统筹用好各类公益性岗位,妥善解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要逐步做好“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就业驿站”“三项工程”培训工作,力争基层服务示范站做出亮点及成效,使浛洸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优化基层治理水平。要充分的发挥网格员主力军作用,加大对镇内精神障碍患者、涉毒人员等重点群体的监督管理力度,做到网格化管理;要持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多方位全覆盖化解矛盾,提升基层矛盾化解能力;要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各项整治及各类严打专项行动,坚决防范和打击电信诈骗、入室盗窃、“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我镇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稳定。从严守住安全底线。要发挥夜查工作机制和“夜访百姓家”行动作用,加强道路交互与通行、消防、森林防灭火、防溺水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隐患排查整治,切实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深入排查辖区内事故多发路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平交路口等突出隐患,对存在隐患开展安全整治;要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聚焦大型商超、农贸市场、餐饮场所、各大药房等开展检查,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底线。
(五)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上呈现新气象
筑牢理想信念根基。要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凝聚团结奋斗的力量,切实把党的创新理论贯彻落实到推动浛洸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各方面,以实干彰显担当,以实绩诠释忠诚。抓牢干部队伍建设。要创新探索针对各层次各领域的党员干部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持续开展年轻干部“半月谈”学习交流会和乡村振兴夜学课堂,谋划实施村(社区)干部和村(居)小组长“强基壮根”共谋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计划,锻造思想过硬的基层党员干部人才队伍,推动基层党建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落地见效。持续深化作风建设。要充分的利用谈心谈话、监督问责等方式,推动党员干部在贯彻落实中心重点工作、服务群众民生、清正廉洁处世、担当作为干事等方面展现新的精气神,破解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难题,营造风清气正、务实高效的政务环境。